[拼音]:shulun

[英文]:Sāmkhya

印度婆罗门教六派哲学之一。音译僧法论。传统数论的创始人是公元前 6世纪的迦毗罗。迦毗罗有门徒十八部,为首的弟子叫做筏里沙(意译“雨师”)。他继迦毗罗之后宣传数论哲学,故佛教徒又把数论派称为“雨众外道”。又传迦毗罗著有《数论经》,但目前储存的最早和较系统的经典是自在黑(约5~6世纪)所著的《数论颂》,共72颂,内容与中国现存的陈真谛(499~569)所译的《金七十论》大致相似。目前所见的《数论经》是14世纪后的产物。

关于数论的起源,目前在学者中有各种不同的说法。有人认为起源于吠陀,最早表达于《摩诃婆罗多》;有人认为渊源于奥义书,根据《歌者奥义》“一谛三相(红、白、黑)”的说法发展为“自性”(原初物质)的三德或三种性质(喜、忧、暗),又将《石氏奥义》的“原人”和“非变异”两个基本范畴改称为“神我”和“自性”,并在此基础上构成二十五谛的理论体系。

《数论颂》系统地提出了二十五谛说,认为世界由“神我”和“自性”结合而产生。“自性”亦称“胜因”或“冥谛”,是物质处于混沌、尚未发生变异时的状态,它具有三德或三种性质(喜、忧、暗),当三德处于平衡状态时,自性不变,一旦平衡消失时则开始发生变异。“神我”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,它是永恒不变的,既不创造也不被创造。它与“自性”的关系是束缚和被束缚、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,它可破坏自性的三德平衡,推动自性产生变异,开始产生万有。而一旦变异开始,神我就脱离自性,象一个旁观者,只起观照作用。原初物质首先产生“统觉”(旧译“大或觉”),指完满的智慧;由统觉产生“自我意识”(旧译“我慢”),指自己能觉知主体和客体的区别;由自我意识产生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种细微元素,这是人体的感觉职能;再由五种细微元素产生耳、眼、鼻、舌、身、手、足、口、排洩器官、生殖器官、心根等主体的十一根和地、水、风、火、空等客体的五种粗大元素。全部变异过程总括为23个范畴,加上神我和自性共二十五谛。从演变的模式看,数论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。这种模式在数论发展的整个历史程序中,变化不大,但是初期、中期和后期的数论对于自性和神我的解释却大有不同。早期数论倾向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,认为自性分为变异和非变异两部分,非变异的部分就是神我(亦称“思”),它不是超越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神。中期数论,亦称古典数论,认为神我和自性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实体,倾向二元论。后期数论受到吠檀多派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影响,认为神我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,它是由神我产生的,并受神我所支配,神我即是大自在天,也就是梵天,从而使数论由古典的二元论体系进一步滑向唯心主义一神论体系。

在认识论方面,数论从因中有果论出发,认为有三种正确的认识来源:

(1)现量。指对于外界事物的知觉。分为确定和不确定两部分,直接接触和了解的为确定部分,经过回忆和联想间接了解的为不确定部分。

(2)比量。是从已知的事物推知未知的事物,有见前推翻(以因推果)、见后推理(以果推因)和同类推理(由此推彼)三种情况。

(3)圣言量。指圣书和权威的意见,数论虽然也是婆罗门正统哲学之一,但并不强调吠陀是唯一的权威,并曾明确指出吠陀也有错误(破“失”)。

数论哲学的最终目的是想摆脱人生苦难,求得解脱。他们认为人生有三苦:

(1)外苦。指由人、兽、鸟、虫、毒蛇所致之苦。

(2)内苦。指由生理(风、热、痰)和心理(欲、怒、贪、惧)所致之苦。

(3)自然苦。指由寒暑、雷电、风雨所造成的痛苦。人要想摆脱三苦则必须觉知二十五谛,通过闻道、诵读、布施等途径,离三苦,最终求得解脱。

数论哲学是印度古代和中世纪的哲学思想,但在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仍有一定的影响。19世纪的宗教和社会改革家、雅利安社的领袖达耶难陀·娑罗室伐底接受数论二元论的世界观,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。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、罗摩克里希那教会的创始人辨喜也吸取了数论的认识论,结合西方的心理学,建立起自己的认识论体系。在中国汉译佛经中也有大量篇幅记载了数论的哲学思想。

更多信息: 搬砖 跑分